健康咨詢描述: 我的大伯是一個老師,近有腰痛或脅腹部疼痛,最近學校組織體檢的時候,醫生告訴他,他現在患有腎性高血壓,我們很擔心他的健康。想了解一下腎性高血壓治療。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腎性高血壓治療
指導意見:
1.介入治療自1978年Gruntzig應用經皮腔內腎動脈成形術(PTRA)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獲得成功以來,為治療本病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獲得較滿意的療效。但術后6個月的再狹窄率達30%~40%。近年采用支架置入術后提高技術成功率,降低再狹窄率,已成為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首選方法。目前對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狹窄及大動脈炎患者具有介入指征者,采用支架置入法,再狹窄率較低。而FMD患者,采用PTRA治療后,再狹窄率很低(5%~10%),一般不需置入支架。目前大多數學者報道,支架置入成功率為94%~100%,殘余狹窄<10%,6個月隨訪,再狹窄率為11%~23%。支架置入與RVRR的關系,術后60min,PRA平均升高2.4~3.0倍,以后逐漸下降,3個月PRA降低最明顯。對缺血性腎病采用支架置入治療有效,Dorros等對1058例腎血管病采用支架置入治療,隨訪4年,抗高血壓藥物明顯減少,血清肌酐明顯降低,由(150.28±97.24)μmol/L降至(114.92±70.72)μmol/L,改善腎功能。2.外科治療近年來,由于介入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臨床普遍應用,而需外科手術治療者較少。手術目的在于緩解高血壓,保護腎功能。手術方式有血管重建術、自體腎移植術及腎部分或全切除術三種。根據病變的部位、程度及腎功能情況,選擇手術方案。血運重建術可保留腎臟側支循環,維持腎功能,避免廣泛解剖分離,手術相對較簡單,有主-腎動脈,腹腔-腎動脈,腸系膜-腎動脈,脾-腎動脈,肝-腎動脈吻合。有人報道,約80%腎動脈重建術采用腹腔動脈或腸系膜動脈分支。本法缺點為手術部位較深,若腎動脈細短難以吻合。自身腎移植可保留腎臟,不需人造血管,即使腎動脈短細仍可吻合,易于操作,手術成功率高,其缺點為破壞腎臟側支循環,移植早期腎臟位置易移動,可造成動脈扭曲。若患側腎臟重度萎縮,腎功能喪失或腎動脈分支廣泛狹窄病變,對側腎動脈正常者,可考慮腎切除術。對雙側腎動脈重度狹窄或阻塞者,可采用介入與手術相結合的方法治療。3.藥物治療對腎動脈介入或外科手術禁忌或拒絕接受上述治療者,則采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對一般降壓藥物反應不佳。目前討論最多的為ACEI及ARB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
溫馨提示:
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