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我今年上半年并發了很多病癥,不知道具體是什么病因,現在還主要是以下癥狀。
1、全身筋骨關節響:8月初開始看頸椎病(此前頸椎和關節都沒癥狀),醫生建議適當多運動。此后適當運動后,全身骨關節開始響(包括手腳、尤其右膝關節)、全身筋脈和肌肉(尤以背部兩側、肩部兩側更重)響,剛開始是端下或做大范圍運動時才響,后來逐漸加重,現在是全身稍有動作就響、右膝關節更嚴重且和左膝比——右上膝蓋骨有不穩滑動情況、有輕微酸痛。
2、右眼鏡鼻托處下方:摸起來有一點像軟組織腫脹、有明顯凸點;會發熱脹痛、然后發散到眼眶和頭部,按摩后癥狀稍減且左眼稍微有一點從模糊變明亮的感覺,此處按壓能感覺到類似神經經脈的跳動。
3、頸椎:在頸椎拍片治療以前,頸椎沒有任何癥狀的。現在的癥狀是:頸部兩邊偶爾有麻木、頸部兩側神經偶爾跳位移動、背后脖子(后腦根)按壓有疼痛感、肩部偶有稍微發麻感。
4、喉節下方的脖子最下面根處、兩側鎖骨中間處有一大塊皮下軟組織腫起來了(一般人站立抬頭時是明顯往里面凹的,我有點腫凸)。
5、上半年還檢查出了輕度脂肪肝。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病史和這半年發病過程:
2010年,左鼻鼻塞、頭暈,檢查出鼻中隔向左偏曲、鼻甲肥大,不是很嚴重,噴藥后2011年至2012年底,沒有明顯癥狀。
去年2012年11月,出現一次酒后(不多)全身變冷、臉變白、腹脹、重度頭暈的癥狀,急診按酒后中毒處理輸液后恢復,但此后3周左右全身體質很差、人很虛體弱無力明顯,感覺傷了元氣似的。
此后12月到今年5月,臉部皮膚經常出現較大點紅色的囊腫點,去醫院開了消炎膏、甘草鋅顆粒、凱萊克林2盒,甘草鋅顆粒4盒吃的較多,后來有改善。
今年2月開始,睡眠不好、發現開始新增較多白發、記性有點下降。
3月低開始,發現左鼻子鼻塞、不通氣,頭暈情況比2010年癥狀稍重,不通氣時間和次數加多,不過噴鼻藥還有效果;斷斷續續出現胃口不好情況,中午和晚飯到點時一點不餓,要過一個小時左右才想吃,吃飯不準點,體重開始有點下降。
治療過程:
1、5月初開始,左鼻子長久不通氣,下午頭暈嚴重。且發現右眼鏡鼻托處下方摸起來有一點腫脹、有明顯凸點;會發熱脹痛、然后發散到眼眶和頭部,按摩后癥狀稍減且左眼稍微有一點從模糊變明亮,此處按壓能感覺到類似神經靜脈的跳動。頭部兩側(左邊嚴重點)都頭暈,無法工作,特別是每日下午一起并發時。
晚上有時候難以入睡。
查了CT:報告頭部組織正常。后來住院手術鼻中隔矯正、鼻甲肥大切除。住院一周左右每日點滴,出院后,左鼻通氣量大(感覺鼻內有點干燥)、期間10天左右繼續服用頭孢類藥物,出院后一周左右,感覺精神較好、身體狀態也不錯、感覺不到明顯頭暈癥狀(此期間右眼鏡鼻托處下方無明顯癥狀)。到現在鼻孔兩側捏起來感覺有點微痛、沒有鼻屎。
2、后來6月20日左右,右眼鏡鼻托處下方凸點又開始脹痛,發散到眼眶、頭部頭暈嚴重。期間多次在各院眼科、鼻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就診。不是說不是該科就診、就是說沒問題。
做過鼻CT:報告正常,有一點軟組織影增厚;做過頭部MRI:兩側放射冠區在小斑點片狀略長T1T2信號、邊緣模糊,FLAIR呈高信號改變;其它正常。眼科做過眼壓看過眼底,說眼壓正常、眼底正常。
期間有一醫生開過甲潑尼龍片,服用3~4天左右,這短暫時間內此處不再脹痛。藥用完后又開始痛,特別是下午開始痛。
3、后來7月中旬做了一個體檢:發現有輕度輕度脂肪肝;頸椎生理曲度變直;
4、體檢出來后先看了脂肪肝,服用10天復方甘草酸和參靈肝康膠囊,其他指標變正常,現仍有谷丙轉氨酶ALT指標偏高。相比之前體重下降,此后7月到8月發現自己體重又增加了4公斤。
后做了頸椎MRI:5-6椎間盤突出,頸部軟組織退行性病變,說是頸椎病。開了尼美舒利,壯骨伸筋膠囊服用了10天左右,然后建議加強一定運動。在看頸椎前,我脖子基本感覺不到癥狀。自從此后癥狀就明顯了,又出現了全身筋骨關節響的問題,這個拍了膝蓋CT:報告膝蓋說骨質正常、未見關機病變,僅開了通絡開痹片。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問我這個全身筋骨關節響是什么問題,而且癥狀越來越加重?和頸椎有關系嗎?這兩個問題看骨科都說是退行性病,我這個年齡不應該出現這么嚴重的退行性病變啊。是不是和軟組織發炎有關?以及和我脖子下方軟組織腫脹以及右眼鏡鼻托處下方痛、腫脹有關系嗎?右眼鏡鼻托處下方到底是什么組織?如果是和發炎有關,又是什么引起全身各部位有炎癥呢。
溫馨提示:
保持樂觀精神,樹立與疾病艱苦抗衡的思想,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