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被世衛組織標記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毒株有4種。其中,最早在2020年10月于印度發現的B.1.617.2毒株“德爾塔”近期尤為引人關注。在全球范圍內,“德爾塔”的傳播速度正在加快。6月18日,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德爾塔”正在成為全球新冠疫情中的主要流行毒株。據世衛組織6月15日發布的全球新冠疫情周報,“德爾塔”變異株已傳播到全球80多個國家或地區。近期,“德爾塔”也在廣州、深圳和東莞引發了疫情。多名專家認為,“德爾塔”毒株具有傳播力強、潛伏期短、病毒載量高、病情發展快等特點,對疫情防控帶來挑戰。——傳播力強。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子健說,從廣州本輪疫情的病例情況看,“德爾塔”變異株病毒的傳染性和傳播能力顯著增強。此外,潛伏期或者傳代間隔縮短,在短短的10天內就傳了五六代,病毒的傳播速度在加快。感染者的樣本PCR檢測病毒結果顯示,病毒載量有顯著增加的特點。——病毒載量高。6月14日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研究蘇格蘭的感染病例后發現,與感染于英國最早發現的“阿爾法”(Alpha)變異毒株的人相比,感染“德爾塔”變異株的人群住院風險要高出1倍。——可能存在免疫逃逸現象,但現有疫苗仍有保護作用。馮子健表示,國際上研究顯示,這個變異病毒可能有一定的免疫逃逸現象。但是,現有的幾種疫苗對這個變異病毒都仍然有可觀的免疫效果。“當前,首要任務仍然是強化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包括非疫苗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同時加快疫苗接種,采取綜合措施阻斷廣東疫情傳播。”馮子健說。在管控源頭上,受訪專家建議對重點人員增加核酸檢測頻次。一些國家和地區曾出現了核酸檢測不靈敏而導致的假陰性個案,給疫情防控帶來被動。為了減少此問題的發生,應該考慮增加核酸檢測頻次。另外,一旦遇到“德爾塔”變異毒株的流行,就要做到“三個加”,即流行病學調查要加速,核酸檢測頻次要加量,防控措施要加碼,不能有絲毫松懈。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預防新冠肺炎最好的辦法還是接種疫苗,通過接種疫苗,如果人群當中有免疫力的達到了一定的閾值,就可以降低新冠的流行強度或者阻斷它的流行,以達到降低感染率、降低重癥率、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