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針
以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為治療原則;嬰幼兒尤其需要注重體溫變化,防止加重。
藥物治療
輕、中度者可參考以下常用藥物,重度(高燒不退)者需及時去醫院就醫。1、桑菊感冒顆粒:(1)功效主治:疏風清熱,宣肺止咳。(2)藥物組成:桑葉、菊花、連翹、薄荷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蘆根等。(3)適宜人群:風熱感冒輕癥,參考體溫36.8℃~37.5℃,咳嗽偏重者。2、風熱感冒顆:(1)功效主治:疏風清熱,利咽解毒。(2)藥物組成:板藍根,連翹,薄荷,牛蒡子,菊花,苦杏仁等。(3)適宜人群:風熱感冒輕癥,參考體溫36.6℃~37.5℃,咽痛較明顯者。3、銀翹解毒片、VC銀翹片:(1)功效主治:辛涼透表,清熱解毒。(2)藥物組成:連翹、銀花、苦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3)適用人群:風熱感冒發熱偏高者,參考體溫36.7℃~38.3℃,略咳或不咳嗽。4、雙黃連片/口服液:(1)功效主治:疏風解表,清熱解毒。(2)藥物組成:金銀花、黃芩、連翹。(3)適用人群:風熱感冒發熱偏高者,參考體溫37.5℃~38.8℃。
其他治療?
1、以針灸輔助調養,根據病情變化和狀況辨證治療,在主穴的基礎上根據病癥的特點加以配穴調節。主穴:大椎、足三里、合谷、曲池、曲澤、少商。配穴:咳嗽較重:風門、肺腧、孔最;發熱較重時:中沖穴、商陽;鼻塞較重:迎香;濕氣偏重,周身乏力:足三里、豐隆。2、配合敷貼、刮痧、拔罐、刺絡放血調節體溫改善病情。刮痧可選取風池、風府及大椎等穴,如果體溫過高持續不下可在大椎處刺絡放血并輔助拔罐操作,隨后留罐5分鐘,并觀察體溫變化。如果經刺絡放血處理后仍高燒不退,應及時送醫以免耽誤病情。
指導意見:
您好:風熱感冒是由于體內上火受涼引起的感冒,可以服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治療,比如藍芩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板藍根顆粒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不要吃辛辣刺激煎炸燒烤等易上火的食物,清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溫開水。
溫馨提示:
重在預防,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生活飲食規律、改善營養。避免受涼和過度勞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預防感冒最好的辦法。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