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可見于正常人,有的P-R間期可超過0.24s,中青年人發病率為0.65%~1.1%,在50歲以上的正常人中可達1.3%左右。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是其產生的原因,一些運動員中發生率可達8.7%。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奎尼丁、普魯卡因胺、鉀鹽、β受體阻滯藥和鈣拮抗藥,中樞和周圍交感神經阻滯藥如甲基多巴、可樂定等均可致P-R間期延長。許多學者常把這類因素引起的P-R間期延長稱為房室傳導延遲,而不稱為房室傳導阻滯。預后良好。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常見于風濕性心肌炎、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發生率為4%~15%,尤其多見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也見于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低、先天性心臟病、心臟手術等。大多為暫時性的,可迅速消失或經過一段時間后消失。在老年人原發性傳導系統纖維化是較常見的原因,呈長期漸進性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它不屬于房顫的,建議上傳相關檢查,結果綜合分析評估病情,一度傳導阻滯,也不需要用藥治療的,同時自身也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