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表現為患肢局部紅腫、疼痛,可觸及痛性索狀硬條或串珠樣結節。累及深靜脈,出現患肢凹陷性腫脹,行走時腫痛加重,靜臥后減輕,皮膚呈暗紅色,有廣泛的靜脈曲張以及毛細血管擴張;后期出現局部營養障礙性改變,伴有淤積性皮炎、色素沉著或淺表性潰瘍。
病情分析:
靜脈炎(全稱血栓性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的急性無菌性炎癥。根據病變部位不同,靜脈炎可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少數病人可有發熱、白細胞總數增高等,患者常常陳訴疼痛腫脹。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創傷、手術、妊娠、分娩、心臟病、惡性腫瘤、口服避孕藥及長期站立、下蹲、久坐、久臥等,較常見的是外科手術后引發本病。
指導意見:
1.一般治療
去除導致靜脈炎的病因,如靜脈導管等。如合并細菌感染,可酌情予以抗生素。下肢病變在急性期需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等,同時可加用醫用彈力襪,促進靜脈血液回流。局部可采用熱敷、物理治療等促進炎癥吸收,止痛。
2.藥物治療
外用類肝素軟膏、抗炎藥物軟膏,內服促進靜脈回流等活血化淤藥物。對于位于大腿根部及膝關節周圍的病變,需要采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治療。對合并細菌感染者,需根據感染細菌類型對應使用抗生素。
溫馨提示:
飲食上應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