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我是2000年出生的,2014年初第一次手淫。當時是初一學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每周兩到三次,到了2016年六月中考時感覺身體已經不對勁了,但我不知道是因為手淫引起的,但我每次做都有心理負擔,到了高一開學時頭兩周我每天以淚洗面,當時我很想跟爸媽說,跟老姐說,我很猶豫,但我沒出口。到了2018年六月份這事被爸媽知道了,他們千叮嚀萬囑咐讓我要戒,我堅持了68天,我沒忍住,好像又做了5、6次,我告訴他們我又犯了,爸媽說不能再做了,我又堅持了130天。可我又犯了。。。那時是2019年二月中旬。今天四月4號現在離高考僅剩六十多天了~我保證那68天那138天我在努力改變,我堅持跑步鍛煉,在學校撐得很辛苦,很累,但上課難以集中精神,上課等于沒聽到,但我真的在努力~初中經常排班里前五名,現在都是倒數第十。我曾和爸媽商量去醫院看抓藥吃可他們說沒用,我想在家調養好身體再去努力的,可我感覺一切都太晚了,我好無能為力,不知道怎么辦。不過我是有錯的,上高中后我先后去看過5次醫生都是我吵著身體不舒服要去看的,看完可都沒用,因為我沒和醫生說過這事,我真傻呀。我好無力,我該怎么辦? 謝謝你的幫助。
病情分析:
咨詢者為18歲男生,自述從14歲開始有手淫現象,每周二到三次的頻率,被家人知道后,中途也想戒掉,有心理負擔,壓力較大。
指導意見:
確實咨詢者手淫比較早,這可能跟你周邊的環境有一定關系,也有可能一開始帶有一種好奇心態。但是你描述的頻率過高,同時也帶有心理負擔。建議咨詢者可以找專業心理醫生進行一對一疏導,一起幫助你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有針對性的去幫助你克服這樣的行為。放松心態,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學習中去,積極的鍛煉身體培養興趣愛好,早上不要賴床,內褲穿寬松些。希望我們能幫到你。
謝謝醫生的答復,當初第一次手淫時和在那以前我都沒接觸過黃片,但記得四五年級時我姐姐和我在一張床睡覺,在二樓(家里小沒有多的床位),父母也說要分開睡,但一直都沒有多添張床,到六年級還在一起睡。忘了是四年級還是五年級,一天不知道為什么我姐她壓在我身上,她壓了我幾分鐘吧,這感覺后來一直沒忘,很爽。醫生你應該懂,但都穿著褲子。接著有一星期我們都這樣做,這星期我們都只隔著剩一條內褲在那接觸,但后來我找我姐繼續做她又不愿意了,這事我也是一直沒忘的,不知道影響大不大,現在也不知道是心理問題大還是身體問題大,感覺腰痛。好煩,好煩啊,我覺得好像是心理問題大些吧,我經常有想去嫖的想法,很想體驗做愛的感覺,老是想著這些~
無論是男女,在青春期之前,也會因某些特殊因素,而產生性快感體驗。你現在的年齡,生理已經成熟,這方面的欲望比較強烈,本身屬于正常的現象。關鍵是對性人在認知偏差,可以找擅長這方面的心理醫生,幫助進行認知矯正,同時調節你的情緒狀態。
你好,這位男生,從你描述的狀況來看的話,我認為手淫給你帶來的身體的影響,遠遠沒有你的心理影響嚴重。按照一些醫學的理論,手淫一次相當于徒步上了一個三四層樓消耗的能量。所以忍不住的時候做一次就可以了,沒有那么嚴重的,每周一兩次對身體也沒有太大的傷害,只要你合理營養,加強鍛煉身體就沒有問題,最可怕的是因此引起的覺得做了對不起人的事情一樣,這種心理問題。當然找中醫進行適當的調理,對身體也可能是有幫助的。有條件的可以在學校里找心理老師,或者當地的心理咨詢師進行幾次心理咨詢,應該能夠舒緩緊張的心情,放心吧,孩子沒有什么大的問題。
病情分析:
青少年男性,高中生,學習壓力大,長期手淫,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指導意見:
①你的這種情況考慮手淫引起的,并且因為手淫已經產生了負罪感,造成了心理負擔。②不必擔心,建議調整心態,注意a-不要再手淫,如果實在忍不住,建議將要進行時轉移注意力,干其他事情,同時不要產生負罪感,因為很多青少年都會有這種情況,也是正常現象,只要不是頻繁手淫就行。b-釋放壓力,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熬夜,保證睡眠質量。c-多和家人朋友溝通交流,讓他們分擔自己的苦楚,避免一個人擔心緊張,焦慮,煩躁。d-適當增加鍛煉,轉移注意力,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累。③如果通過第二條都沒有改善,建議心身科就診,進一步處理。包括心理咨詢治療及藥物治療。
以上是對“高三生四年半手淫經歷”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針對你所描述的情況來看,?手淫本身不會帶來任何疾病,也不會涉及他人或卷入出軌的性行為與感情糾葛,更不會導致性攻擊甚至性犯罪的發生,并避免了因性問題而引起的道德問題和社會問題。手淫本身無害,一定要順其自然,不要有心理壓力,以免事后產生內疚、自責等情緒,并容易因對手淫誤解導致的恐懼,而出現許多“想象出來的”疾病,或者將自身的疾病與手淫牽強附會地聯系在一起。
指導意見:
建議你放松身心,做好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減壓,合理安排飲食起居,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睡眠,最好每天能堅持至少一個小時的戶外運動鍛煉,另外希望你一定要調整和改變自己對手淫的錯誤認知和評價,不要刻意的去戒除它,只要做到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就好了。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