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主要咨詢便秘和拉粘液 便秘,一周一次,每次很少約5-6cm,偏硬,拉時感覺非常難拉出,大便被擠壓變細,平時每天經常去廁所,大概一小時一次,一天約20次,去之前會覺得肛門處有拉肚子的感覺,但只能拉出一些粘液,像鼻涕或者唾液一樣,內部有暗紅色血絲,有時有少量便花在里面,拉完就沒什么感覺了 同時拉之前在膀胱上方(左側)有脹氣感,上廁所時會排氣,但是排氣也不順暢,都是一點點擠出來,有時可以聽到明顯的氣體在內部傳導到肛門附近,再排出,排完就好一些 走路多了就會容易有要拉稀的感覺,但是去廁所會一樣拉粘液和排氣,尿尿有時用力拉便的時候會把尿擠出來,膀胱有壓迫感,尿尿也不順暢(之前尿尿也不是很順利,不知是不是有前列腺的問題),拉粘液時感覺內部像有大便,粘液也不易拉出,肛門會外翻出,但會自行恢復(2016年有一段時間拉大便肛門會外翻,需要人為塞回去) 應該有痔瘡,不知道痔瘡是不是會導致以上癥狀 歷史: 甲亢治療約10年,甲亢期間新陳代謝較快,容易拉軟便且大便較多次,大便偏軟不太成型,每次拉大便都很快 因吃藥物導致膽紅素和轉氨酶偏高,今年醫生曾經讓我吃過片仔癀的茵膽平肝膠囊,但有中醫說這個藥比較涼不易多吃,吃這個藥大概從9-12月吧 201712月左右開始拉大便有些困難,有時要非常用力擠才能擠出來,大便變成扁的偏細,大概3天左右一次大便,后來擦屁股時會有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吃了那個藥導致痔瘡引起的,大概從2018年1月開始到現在2018年3月,就出現了大便非常困難,一周一次,且變細,一次長度很短,就5cm左右,每天去廁所二十幾次但都是拉粘液(上方最開始有敘述),粘液帶血絲,一滴一滴或者一段像鼻涕一樣,左腹容易脹氣,排氣后就好很多;走路多了也會容易想去廁所(感覺腹瀉),與拉粘液的感覺一樣 我在公司上班,因為單位食堂的飯不好吃,中午天天在外面吃,大概從2017年5月開始,不知跟這些飲食有沒有關系 我想咨詢的是: 1.痔瘡會導致大便無法拉出或很難拉出嗎,會導致大便變細嗎 2.有沒有可能是因為痔瘡導致大便無法排出,在腸道內部引發炎癥導致流粘液和脹氣 3.是否是結腸有問題,結腸會導致便秘嗎,會有粘液嗎 現在每天都只吃一點點,不敢多吃,怕拉不出來
問題一:痔瘡不會導致排便困難,或便條變細。
問題二:痔瘡不會導致炎癥,分泌粘液和脹氣。
問題三:根據你便條變扁,直腸粘液有血絲,經常便秘,拉粘液便。一肯定是結、直腸的病變。需要做纖維結腸鏡檢查,除外占位性病變。
謝謝,我平時不敢多吃,但是挺餓的,那我是否可以按正常食量吃呢
不用謝,關鍵是做腸鏡檢查,如果結、直腸沒有問題,可以做痔瘡切除術。你的病就徹底好了。平時要多吃含纖維多的蔬菜和主食,如芹菜,韭菜,地瓜,燕麥,香蕉等等。擴充便容,防止大便干燥。
謝謝準備采納您的回復 我想再確認下痔瘡如果比較大是不是會引起排便困難排便困難就會導致大便干燥進而引發一些腸道并發癥腸道蠕動變慢加劇便秘便秘又對痔瘡產生不良影響所以痔瘡可能是導致便秘和腸道并發癥的一個原因需要切除痔瘡才能徹底解決感謝您
如果痔核比較大,排便會受到一定影響,應該做痔切除術。
明天要去醫院查腸鏡,我有點擔心喝了750ml三杯瀉藥,宿便是不是還可能排不出,那瀉藥會不會一直堵在腸子里,那可能有點嚴重啊,有點害怕,現在感覺在肛門附近有一塊大便,排不出,這幾天零星的排出了幾塊,但是也都是很小段,又有點硬,醫生,我這個狀況喝瀉藥會不會被宿便堵住啊,排不凈沒關系,怕被堵住排不出水就不好了
你喝的是乳果糖嗎?然后喝2000毫升水(2斤),隔3個小時再喝1瓶乳果糖,喝2000毫升水,最后喝點消泡劑。
喝的舒泰清和消泡劑,4點喝的,5點多開始拉,現在8點多了拉了五次,水便里還有一些大便,左右腹部還是有些脹,不知道是不是一定要清水便
做腸鏡檢查,需要的是清潔灌腸。就是喝進去的是清水,拉出來的也是清水。繼續喝水。
指導意見:
你好,你的描述已經看到,屬于很明顯的自身的腸道蠕動證在,建議應該注意飲食的清淡,再就是做個腸鏡的檢查,使用點中成藥調節腸道蠕動改善癥狀的。
病情分析:
像你這個情況,看一下是不是腸道易激癥,一般來說也會這種表現的。
指導意見:
建議平時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吃油膩上火的食物,飲食盡量的清淡和規律,多吃點面食,看看能不能緩解。
以上是對“主要咨詢便秘和拉粘液 便秘”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要做什么檢查嗎?大便會不會積累太多
一般來說,做一個大便的常規,看一下有沒有細菌感染,一般不會這樣的,你不用過于擔心。
溫馨提示:
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每次大便后最好用溫水清洗,切勿用硬紙擦拭,防止外傷,養成每次便后清洗的習慣。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