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我女兒有一年的痙攣型癲癇,而我們夫妻倆又因為工作原因很少能陪在她身邊。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想問一下專家嬰兒痙攣型癲癇的癥狀有哪些。
你好!癲癇病是一種慢性的腦部疾病,引起癲癇病的原因有,遺傳因素,病毒因素,還有受到外界的嚴重刺激,建議定期去正規的醫院做詳細的檢查,根據醫生的診斷結果,及時的采取措施
病情分析:
癲癇系一慢性疾病,控制不好,可遷延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為此,不少癲癇患者對能否治好這個病持悲觀態度。必須指出,大多數癲癇的愈后較好,
指導意見:
當然也有少數癲癇難以控制,愈后不理想。癲癇患者應持樂觀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一定要堅持長期治療,緩解年限長些再停藥(至少2年以上),常用藥物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和癲健安片等
病情分析:
你好,癲癇是一種臨床綜合癥,患者保持或恢復其原有的生理、
指導意見:
心理和社會功能狀態,而且治療癲的藥物有很多,常用的有苯妥英鈉、丙戊酸鈉、卡馬西平等藥物。
以上是對“嬰兒痙攣型癲癇的癥狀”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嬰兒痙攣又稱West綜合征。主要特點為嬰兒期起病、頻繁的強直痙攣發作、高峰失律腦電圖和智力發育障礙。
指導意見:
嬰兒痙攣癥發作的表現有5個特點:(1)點頭單個發作時間短,發作一次為2~10秒,不易察覺;(2)全身尤其是頭部和上半身向前屈曲;(3)點頭發作次數頻繁,一日多發,每次發作可連續多次甚至數十次;(4)發作時間通常是在剛入睡或剛醒而意識尚處于朦朧狀態時,可伴有意識喪失、出汗、面部青紫及疲困嗜睡;(5)發作期腦電圖表現不一,發作間期則多為特征性高峰失律。
病情分析:
癲癇是一種由腦部細胞受損傷和全身疾病等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反復發作性、短暫性腦功能障礙的慢性腦部疾病。臨床表現為發作性意識障礙,抽搐,感覺、運動、精神異常或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癲癇在發作前可有頭痛先兆,發作后也可出現頭痛,均屬癲癇性頭痛。現如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感染疾病,而人們對疾病的認知也越來越模糊,有時候一種疾病又分為幾大種類型,人們往往因為沒有正確的知道自己到底所患何病,就盲目的進行治療,結果既浪費了金錢時間,又耽誤的治療,嚴重的還會引起病情惡化。然而癲癇又不只有一種病種,其中有一種就叫嬰兒痙攣型癲癇。
指導意見:
嬰兒痙攣型癲癇的癥狀有:
1、嬰兒痙攣性癲癇:嬰兒痙攣性癲癇為多種發病因素引起的一種特殊綜合征,發生大腦快速發育的特殊時期,往往伴有嚴重的腦器質性病變。90%以上的患兒在1歲前發病,且90%的患兒伴有嚴重的智能及精神方面的障礙,死亡率高達18%。因此,嬰兒痙攣癥為各型癲癇中預后最差者。馮應琨等隨訪 105例嬰兒痙攣癥,發現82.8%的患兒在1歲內發病,89%的患兒有不同頻度的痙攣發作,83.3%的患兒伴有智能及精神方面的發育遲緩。大多數患兒痙攣停止后,留有不同程度的智能低下,其發生頻率和速度取決于病因。因此,一旦發生應及早治療。如果在開始抽搐的幾周內不能及時識別和治療,往往會發生明顯的智能障礙。但有人認為影響預后的因素為病因及發作本身而不是治療,所以本病重點應在于預防。
2、兒童良性局灶性癲癇:兒童良性局灶性癲癇是一組具有特征性的癥候群,屬于良性部分性癲癇。本病具有遺傳傾向,有其自然的病程及轉歸,是各型癲癇中預后最好者,85%病人在青春期之前終止發作,性別間預后也無差別。有學者對168例患兒進行了7-30年隨訪,165例完全緩解,3例以后演變成大發作。其中,4歲之前發病的緩解期晚于4-9歲發病者,尤其是10歲以后發病者,頻發者的緩解期晚于散發及叢性發作者。發病年齡越小,發作期越長。
3、失神小發作性癲癇:單純失神小發作伴有典型的每秒3次棘---慢波綜合者,為各型癲癇中預后最好者,且5-10歲起病者比晚發病者預后好。本病與遺傳因素有關,且有自發緩解的傾向,易被抗癲癇藥物所控制。約25%的病人到15歲會停止失神發作,至20歲有50%的病例停止發作,30歲有75%停止發作。如失神發作持續到30歲,則會長期持續下去。然而,成人似乎能學會在失神中生活,從而被忽視。該病如不及時有效地給予治療,青春期后常合并或演變為大發作或精神運動性發作,且發病年齡越大,以后出現其他發作的可能性也越大,極少數(〈10%)會留下輕微智能障礙。
4、大發作性癲癇:幼兒中有一次或幾次抽搐但沒有腦損傷的證據,早期接受治療并很快被癲癇藥物控制者,復發率可能不超過15%。總的看來,沒有明顯腦損傷者大發作預后較好,有器質性腦損傷或神經系統體征的大發作預后差,緩解率為40%-50%,發病較早、病程較長、發作頻繁及伴有精神癥狀者,預后較差。
5、部分性發作癲癇:起源于腦結構性病變的部分性癲癇,其預后決定于病因是否得到根除。這類癲癇雖然對藥物治療具有抵抗性,但經過3-5年治療之后其緩解率仍可達40%-45%。只有一種發作形式的比具有多種發作形式的患者預后好,其緩解率可高達65%以上,復雜部分性發作停藥后復發率較高,多數學者建議應長期服藥控制。部分性發作最適宜手術治療,手術常能控制其發作。
溫馨提示:
注意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