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我試過很多減肥方法都沒有效果,以前我是搞運動的,身上腿上有好多肌肉,現在工作了,沒有運動又開始長脂肪,所以體重一直在增,53公斤,1.57米,尤其是腿上,又是脂肪又是肌肉的,褲子要穿28的,還有沒有再好的辦法給我試試,蛋白開穴對我沒有用。針灸減肥也沒有用,精油泡澡的也試了。一點沒有用,希望大家多給意見。
肥胖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如遺傳傾向、飲食習慣,體力活動減少及精神因素等,都是重要原因。肥胖程度的劃分 1.輕度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30%。 2.中度體重超過標準體重31%~50%。 3.重度體重超過標準體重>50%。 飲食減肥的調配原則--------------------------------------------------------------------------------我國古代養生學家對飲食養生提出“外養”和“內養”之說:“人之飲食所以養生,不知飲食失調亦以害生……。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養內者,以恬臟腑,調順血脈,使一身之流行沖和,百病不作。養外者恣口腹之欲,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雖肌體充腴,容色悅澤,而酷烈之氣內蝕臟腑,精神虛矣,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齡。”世界各國的養生學家對我國的傳統飲食養生方法非常重視。1990年6月底美國有所大學出版了一本介紹中國傳統飲食的著作,書中對照了中、美兩國不同飲食方式對健康的利弊,結論是中國人以植物類食品為飲食習慣比偏重脂肪為主的美國飲食,更有助于祛病強身。可見我們祖先發明的飲食療法與當今的營養科學是非常吻合的,對正常人強身保健有效,對各種疾病的療效也是肯定的。對肥胖癥的飲食療法應遵循以下的原則。 一、控制飲食 對于肥胖癥的治療,通過加強飲食管理,控制營養素的攝入,采用調節飲食的方法。如短期饑餓療法、間歇饑餓療法以及各種各樣的減肥食譜。對于飲食管理的手段與方法雖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但通過臨床觀察和動物試驗,絕大多數學者傾向于低熱能、低碳水化物或同時給高蛋白質的食譜,力圖通過控制攝入體內的熱量來達到減肥的目的。低熱能飲食可使機體處于能量負平衡,從而達到消耗體內貯存脂的目的。當然在消耗脂肪的同時,會引起體內蛋白質與非脂肪成分的虧損,故常需要提高蛋白質的供應量。采用低糖飲食主要是因糖容易吸收,能促進脂肪生成所需要的酶類的活性,并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導致脂肪合成增加,抑制脂肪分解。如用淀粉類食物或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則可以減弱這種作用。至于脂肪,過去有人主張減肥時應少吃,但動物試驗發現,脂肪分解的甘油可以控制肥胖,因此有人主張提高脂肪熱能比例。當然,如果肥胖伴有高血壓癥、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時,則應控制脂肪的攝入量。 (一)輕度肥胖主要控制食物中可吸收碳水化物的量,減少熱能攝入。尤其要控制糖果、糕點、花生、啤酒,宜多吃水果和蔬菜。以每月體重下降500~1000克為宜。 (二)中度肥胖必須嚴格控制飲食,按標準體重與活動情況計算每日所需熱能。每日進食總熱能應控制在5023千焦(1200千卡)之內,體重下降應以每周500~1000克為好。如經兩周以上仍無效果時,可將熱能減至每天3348~4186千焦(800~1000千卡)。 (三)重度肥胖這類患者宜先用低熱能飲食治療,每天熱能總量控制在1674~2511千焦(400~600千卡),如無效時改用饑餓療法或間歇饑餓療法。饑餓療法開始時連續禁食7~14天,只給水、維生素和必要的無機鹽及微量元素。開始1~2天時病人常有饑餓感,之后可出現輕度的酮血癥,血壓下降,疲乏、無力等癥狀,因而必須在監護的條件下進行禁食或進食。開始禁食期,體重下降較快,每天下降在500克以上。接著可繼續采用低熱能或間歇饑餓療法來鞏固。也有一開始即用間歇饑餓療法,即在用低熱能食譜的過程中,每周間歇饑餓2天。用此法14天后,可使體重下降7300克左右。但有不少學者反對饑餓療法,認為在短期內體重下降的同時,會導致體內蛋白質的耗損,易發生酮癥酸中毒,低血壓,情緒急躁,嘔吐惡心,神經過敏等癥狀。故應權衡利弊,因人而異,慎重選用。 二、合理調配 一年四季的冷暖寒涼不同,組成飲食的各種食物也應有所不同。四時八節。飲食應有別,對肥胖癥者的治療飲食來說,更應注意這一點,我國古代即有“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飲食調配原則,從現代營養的觀點來說,這種組成是非常合理的,已得到中、外很多營養學家的肯定。五谷雜糧為主,雞、魚、肉、蛋、奶相助,加上蔬菜、水果的補充。主副食品只要合理搭配即可營養素齊全,五味調和。傳統醫學認為酸、甜、苦、辛、咸五味與心、肝、脾、肺、腎五臟互為配伍,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在飲食調配時應考慮到這些問題。肥胖癥的飲食調配應以給予大量蔬菜、水果等高纖維素、高無機鹽和高維生素食物,同時應適當控制糧食和含高脂肪的食物。 三、飲食有節 不偏食,饑飽得度,不暴飲暴食是預防肥胖的關鍵之一。 我國人民對飲食保健有豐富的經驗,“少吃香,多吃傷”;“若要身體好,吃飯不過飽;晚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饑不暴食,渴不狂飲,每餐八成飽,保您身體好”。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飲食養生的格言,其主要精神就是控制飲食。切實做到“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這對防止肥胖是至關重要的。 飲食要定時有節,千萬不能因為治療過程中出現饑餓感或其他一些癥狀而半途而廢,要持之以恒,堅持到底,就一定會收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