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月經頻繁, 總是提前,平均每15-20天就會來一次月經,月經量相對較多;身體無其他不適
從首次來例假,持續提前
經過醫生判定為內分泌失調引起,功能性子宮出血問題;
懷疑排卵機會少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09年吃了一些西藥調節控制,有所改善,停藥后又恢復了。
中醫說還是吃中藥能夠治根,所以今年4月份開始服用中藥,目前也未見到明顯的效果;
最近也查了一下婦科,陰道輕微糜爛,白帶檢測ok,衣原體呈若陽性(個人可排除因2人不潔夫妻生活導致)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醫生幫忙詳細的診斷我目前的狀況治療起來是否非常困難, 我想一直服用中藥來很好的調理我的身體。未來可以生寶寶;
另外,衣原體問題,我懷疑應該是我的問題,個人衛生做的不夠吧。 吃些什么西藥治療呢?這個治療起來麻煩么?
病情分析:
在中醫這是屬于月經先期<月經先期又包括氣虛.血熱兩大類>;血熱又細分為陽盛血熱、肝郁血熱、陰虛血熱等
指導意見:
對你的病情我建議你不要單一的吃某些西藥治療;應該配合中醫來調理相對會好一些...
醫生詢問:
月經頻繁, 總是提前,平均每15-20天就會來一次月經,月經量相對較多
請問經期的顏色是怎樣的?是否有血塊;小腹脹痛,胸悶煩躁.胸脅脹滿少腹及兩乳脹痛,精神抑郁,心煩易怒,口苦等的一些表現的呢...
謝謝你的回復:顏色在最初的1,2天會呈現那種暗紅色的血或者是cafe色的血;最后1,2天有的時候也是呈現cafe色的血; 中間幾天量比較多,都是鮮紅的血,偶爾上廁所板有血塊很偶爾有點小腹墜痛,無胸悶煩躁,無胸脅脹滿少腹及兩乳脹痛,無精神抑郁,無心煩易怒,口也不怎么苦; 舌苔最近一段時間有醫生讓我注意看看,呈現偏厚黃的跡象最近四次的周期是這樣的,天數比較偏長:5/11-5/15;5/28-6/4;6/12-6/19;6/26開始,還在持續我最近已經在看中醫了,他已經給我開出了8次藥了(每次有根據我給他的反饋調整配方), 依據吃藥的狀況目前還沒有什么改觀,甚至更頻繁了些(他給我診斷是雌激素不足->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卵巢功能低下的問題。中醫講脾腎陽虛=>上周查了B超=>功血問題).我還是很相信他的, 不過我也希望得到不同的有能力的醫生幫我再提出一些分析看法,我的情況難治療么? 非常感謝你!
很偶爾有點小腹墜痛,那么會有經色淡而質稀,神疲倦怠,少氣懶言,腹脹,或食少便溏等的表現呢?脾腎陽虛是會出來腰脊酸冷,手足不溫;舌胖大等癥狀的
恩,是很偶爾的小腹部墜痛, 最初幾天跟最后幾天,經色有的時候會比較淡, 也有的時候是犯那個cafe色,其余都是鮮紅色的,有血塊(一般第一天會出現一點粉紅色血,提示我月經要來了)神疲倦怠,少氣懶言,腹脹,或食少便溏等的表現 到是有點,但是不時很明顯;我的腰確實有點酸(不太冷),手腳比較容易涼,尤其是冷天,腳會出現刺骨的寒氣的. 舌頭確認有點胖大以上,請你幫我診斷一下呢. 就你的判定,我是否屬于功血問題呢..中藥治療周期一般需要多久?謝謝
你好:那你的病情是月經先期里面的氣虛的范圍;你先前的診斷應該是相差不大;我認為你的病是脾腎氣虛引起!因為你的病程比較久了;周期一般需要治療多久我要不能肯定;但是你可以每個月服用兩個周期的中藥來調理!可以用的方是補中益氣湯加減....
其實我目前正在服用一些中藥湯劑,大概已經服用了50天了。只是目前的狀況還不可觀。聽到你對我的診斷與之前的醫生相當,我還很相信我的那位醫生,想在堅持服用一段時間中藥湯劑。很感謝你對我的詳細回復。 我目前的衣原體弱陽性,必須得要西藥治療的吧?
病情分析:
中醫認為引起月經提前的常見原因有:1.脾氣虛,“氣不攝血、沖任不固”引起月經提前;2.肝郁氣滯、血瘀,“血不循經”導致月經提前;3.陰虛血熱,“血海不寧、迫血妄行”導致月經提前等等。
指導意見:
你的病情敘述并不完善,無法做出明確判斷。如果你想使用中藥治療,建議您敘述清楚病情,包括:經量、行經時間、月經顏色、質地、白帶顏色、白帶量、有無異味,飲食、睡眠、有無畏寒發熱及其他伴隨癥狀,以便判斷。如果想使用西藥治療,建議你到醫院檢查體內激素水平,以便醫生用藥。個人建議使用中藥治療,半年或一年后自然懷孕!
我建議你繼續中醫中藥治療,調經和消炎可以同時治療。找有經驗的中醫,有效的,放心吧。
以上是對“關于功血問題”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溫馨提示: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多參加各種運動鍛煉,加強體質。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