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月經量少,周期縮短,經血色淺,稀
近1年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未治療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問需要做什么檢查?怎么治療?
您好!月經過少是指,月經周期正常,每次行經天數短與3天,經血量每次不超過20ml.經血量色淡或深.
1,月經過少多由腦垂體功能低下,卵巢分泌雌激素不足,體內雌激素水平較低,使子宮內膜增生不足,內膜較薄引起的.
2,以及子宮內膜病變如:子宮內膜發育不良,粗暴刮宮損傷了內膜,內膜結核.
3,還有就是個體差異,即初潮后,一直經量很少,但排卵和生育功能正常等.
4,進行性的月經減少常常是閉經先兆.
建議您到醫院做B超,白帶常規等相關檢查確定是否有器質性原因,再做激素方面檢查明確內分泌方面情況,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祝您健康!G
病情分析:
你好:正常情況下月經提前或是退后一個星期都是屬于正常的,一般有幾個因素可能導致您的月經不調,比如說天氣變化,生活環境的改變,心情,工作壓力,內分泌等都是可能引起您的月經不調的,建議您可以先觀察幾天看看,如果說過了一個星期都還是沒有來的話,那么您可以到醫院做個檢查看看的,祝您好運!
指導意見:
婦女要調經究竟應怎樣補才好呢?其實,應視體質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藥膳食用,先介紹幾款湯水:
1,益母草大棗湯:大棗20枚,益母草10克,紅糖10克,加水燉飲湯,每日早晚各1次.適宜于經期受寒所致月經后延,月經過少等癥 .
2,益母草雞蛋湯:雞蛋2個,益母草30克,將雞蛋洗凈,同益母草加水共燉,蛋熟后去殼再煮20分鐘,吃蛋飲湯.適宜于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過少,月經后延癥.
3,羊肉生姜當歸湯:當歸,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鹽,飲湯食肉.適宜于月經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癥.
4,米醋豆腐湯: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飯前吃,1次吃完.適宜于經期過短,血色深紅,量多的壯實女性.
病情分析:
大多數女性都有月經失調的情況,不過多數認為無關緊要而忽視.實際上,根據多例臨床驗證,月經不調是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婦科疾病的最常見癥狀,應該給予相當的重視.
指導意見:
由于子宮肌瘤主要是人體內分泌失調,代謝廢物淤積于子宮內而形成的.因此,對癥的治療方法,也應該從病源著手,清除體內代謝淤積,平衡內分泌.我國傳統醫學認為,調理內分泌中藥最有效.它能夠滋補精血,補益肝腎,行氣化瘀,清除體內代謝淤積,從根本上調理內分泌,從而達到陰陽,氣血的平衡,消除因內分泌失調引發的多種婦科病.建議應該經常服用一些調整內分泌的經典純中藥制劑 祝好!
以上是對“月經量少,周期縮短,經血色淺、稀”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你到了婦女更年期,所以會出現絕經,絕經早期主要表現為血管舒縮綜合征;晚期(>5年)相繼出現各器官系統衰老性疾病.
一,雌激素缺乏相關的癥狀
(一)血管舒縮綜合征:絕經后1~5年間發生率75~85%.<25歲行雙卵巢切除后,1~6周的發生率76%.
血管舒縮綜合征,系指因雌素匱乏,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所引起以陣發性發作的轟熱,潮紅,自汗和心悸為特征的癥候群.潮紅先始于面,頸,前胸部,后波及下腹,軀干和四肢,皮膚血管擴張,片狀紅潤充血,溫度升高,伴頭痛,頭暈,心悸,煩躁,口干.為散熱,患者多脫衣,袒臂,開窗,打扇或走向戶外以驅熱.潮紅持續3~4分鐘后繼以出汗,血管收縮,體溫恢復正常而結束.發作周期為54±10分鐘.夜間發作時,多突從夢中驚醒,且已大汗淋漓,濕濡衣被,伴失眠和焦慮.次日神志恍惚,健忘,伴惡心,嘔吐,眩暈等不適.
潮紅發生機理:①下丘腦視前區GnRH神經元與相毗鄰體溫調節神經元(Thermoregulatory neurons)有直接地突觸和神經連結,故GnRH神經元功能變化將波及后者;②絕經后雌素缺乏,反饋性地引起去甲腎上腺素活性增強,從而激發GnRH的釋放活性經神經連結引起散熱機能(heateoss mechanism)的活躍.潮紅發作與GnRH波動性和去甲腎上腺素活性波動有關;③中樞神經系統和下丘腦內多巴胺和β-內啡肽能活性降低.
(二)各器官系統衰老性疾病
1.性征退化和性器萎縮:外陰干枯,陰毛脫落,白色病損,外陰瘙癢,繼發感染,性功能減退,膀胱,直腸膨出,子宮脫垂等.部分婦女出現多毛,脂溢,痤瘡等男性化癥象.
2.乳房萎縮,下垂,乳頭乳暈色素減退:乳房堅挺性減弱,組織軟塌.
3.皮膚粘膜:干枯,多皺,毛發脫落,色素沉著和老年斑,易發皮膚病.口干,咽峽炎和聲音嘶啞.
4.心血管系統:包括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栓塞性疾病發生率隨絕經后年齡增長而增高.≤55歲婦女冠心病發生率低于同齡男性5~8倍.
二,精神,神經系統 更年期婦女易患精神抑郁癥,健忘,強迫觀念,偏執,情感倒錯,情緒不穩,迫害妄想,焦慮,多疑,感覺異常,自覺無能和厭世感.部分呈躁狂,思維錯亂和精神分裂癥.
三,腫瘤易發傾向 與免疫監視功能減退和衰老有關.據統計婦科腫瘤的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如≥40歲為219.93~245.39/10萬,≥50歲433.82~450.45/10萬,≥60歲770.84~782.14/10萬,≥70歲1120.71~1129.90/10萬,≥80歲1495.09~1657.08/10萬(紐約州1960).宮頸癌,宮體癌,卵巢癌發病高峰均處40~60歲.宮頸浸潤癌介41.8~48.7歲之間(野田1983).泌尿系腫瘤性比:≤40歲M∶F=1∶0.6 40~60歲1∶1.其中腎癌2∶1,尿道癌1∶3~5,尤見于≥50歲之婦女.
四,泌尿系統 尿頻,尿急,張力性或尿急性尿失禁(urgemt incontineuce).尿道粘膜脫垂,尿道肉阜,腎下垂,腎盂—輸尿管積水和易尿潴留及感染.
五,骨骼肌肉系統 骨關節(腕,肘,肩,髖和腰),韌帶,肌肉萎縮,酸痛,功能障礙,骨質疏松癥和易發骨折.詳見骨質疏松癥節.
溫馨提示:
注意經期及性生活衛生,防止經、產期間上行感染,積極預防和治療可能引起經血潴留的疾病。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